【深圳商报讯】(记者 梁瑛)究竟是何种独特魅力,让龙门石窟得以荣膺“中国佛教” 石窟圣地之名?作为“知美学堂”第五季第五讲,近日,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馆员、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杨超杰做客深圳图书馆,为观众带来题为《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的精彩讲座。
据了解,“知美学堂——中国艺术之美”系列大家讲堂品牌由著名设计师、策展人,鹤湖智库秘书长韩湛宁策划主持。本次活动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市亚洲铜广告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并获得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
主讲人杨超杰是龙门石窟研究院的资深研究馆员,他在佛教考古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本次讲座中,杨超杰精选百余张图片,澳门新葡萄新京入口深入探究龙门石窟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全面而精彩的龙门石窟世界。
龙门石窟作为佛教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见证了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其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诸朝。其中北魏和唐两个时期最为兴盛,留下不少石窟艺术中的翘楚之作。
龙门石窟缘何能在“中国佛教”视域下登顶圣地殊荣?杨超杰从洛阳的地理人文环境、“永平求法”背后的故事、佛寺丛林制度的中国化、佛寺建筑布局的中国化、神权与皇权的完美结合、佛教艺术的中国化等六个方面,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给出了精妙剖析。
在讲座的最后,杨超杰引用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石窟的一段话作为总结:“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