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軟硬”皆施 重慶加快建設文化強市

2025-01-21 13:21:0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舞獅表演、剪紙體驗、對聯書寫、年貨購買。1月17日,2025年“非遺賀新春——年貨購物月”重慶主場活動在楊家坪步行街舉行。非遺年貨大集、非遺互動體驗、傳統體育展演等一系列展示展銷活動,把偌大的步行街變成了非遺“嘉年華”。

  在這裡,別具一格的梁平木版年畫、喜氣洋洋的秀山龍鳳花燭、民族風情濃郁的酉州苗繡、精美絕倫的奉節木雕等重慶“非遺好物”,不僅展現了巴渝文化的代表性和多樣性,還加上了經濟的“后綴”,吸引著大量市民游客駐足觀賞、購買,迸發出驚人的“軟實力”和“硬支撐”,成為推動這座城市生長與進步的深層次力量。

  今年春節期間,我市還將開展春節非遺傳承實踐與傳播展示系列活動400余場次。

  文化因城市而興,城市因文化而盛。2024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舞台藝術“渝韻”、美術“添彩”計劃,加快實施公共文化新空間行動計劃,扎實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使文化的“聲量”越來越大,文化強市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

  “太震撼了,8K超高清畫面,將石刻造像的柔和線條、細膩紋理都清晰呈現出來,給人一種伸手可觸的奇妙之感。”1月20日,北京游客劉雅欣走出大足石刻數字影院,不禁感慨:欠大足石刻的這張門票,早就該還了!

  大足石刻,造像5萬余尊,始建於初唐,歷經唐末、五代,興盛於兩宋,余緒綿延至明清,歷時千余載,被譽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后的豐碑”,是重慶迄今為止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劉雅欣在大足石刻數字影院所觀看的8K球幕電影《大足石刻》,正是用科技“活”化人文珍寶的杰作。該電影是全球首部採用“實景拍攝+CG動畫”制作的電影,不僅生動展示了大足石刻豐富的文化內涵,更實現了“數字+文化+旅游”的完美融合,成功上榜文化和旅游部去年評選的第一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名單。

  這是重慶扎實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一個縮影。去年,重慶在全國率先成立“四普”機構,復查不可移動文物2.6萬處,新發現1420處,工作進度居全國前列﹔實施重點文保項目、考古項目312個,獲批2024年度國家文物局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6項,創歷年之最。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川渝地區巴蜀文明進程研究、澳门新葡萄新京入口蜀道考古研究取得新進展,老鼓樓衙署遺址公園一期、紅岩文化公園二期主體完工,大足石刻“五山”、皇華城考古遺址公園全面開放﹔成立全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紅色資源保護傳承聯盟,創建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建立涪陵白鶴梁題刻與埃及尼羅河水尺聯合申遺工作聯絡機制。

  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新備案博物館7家,使全市博物館總數達到141家,實現所有區縣全覆蓋。這些博物館全年推出展覽500余項,接待觀眾超4000萬人次。

  在非遺保護傳承方面,2024年,全市獲評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4個,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19個,新評定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5名,建立非遺工坊102個,舉辦各類宣傳展示活動200余場次。澳门新葡萄新京入口

“軟硬”皆施 重慶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图1)

  “渝字號”精品舞劇《杜甫》2.0版劇照。(資料圖片)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編鐘乍起,一陣氤氳的霧氣中,一群身著繡羅、鬢垂金翠的麗人們,在國畫般的背景中,隨樂起舞,搖曳生姿,以舞吟詩,夢回大唐。

  精品舞劇《杜甫》全國巡演近日在此舉行。整場演出高潮迭起,氣勢恢宏,演員謝幕返場三次,掌聲依然經久不息。

  該劇先后斬獲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文華大獎提名劇目等大獎,實現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台劇和作品資助類型“大滿貫”﹔累計在全網曝光量達“40億+”,成為現象級案例﹔累計在國內外70多座城市演出,吸引觀眾近30萬人次,刷新多個城市和劇院的上座率﹔入選《義務教育教科書 藝術·舞蹈》等三門教材,成為藝術美育的范本。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精品是標尺。《杜甫》無疑就是“渝字號”文藝精品的代表。但2024年,“重慶造”文藝精品遠不止於此。

  例如,在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我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種類最多、影響最強的美術盛會,每五年舉辦一次)中,評選產生的第四屆“中國美術獎”(美術領域國家級最高獎),“渝字號”精品——《“巡天”登月服系統組件設計》獲得金獎、《畫室》《家庭系列之我們這一代》《山海共生》獲得銀獎,創下重慶美術在“中國美術獎”評選中的歷史最好成績。

  此外,我市還新創、復排和打磨交響樂《長江》等舞台藝術作品10部﹔魔術《天女散花》獲“金菊獎”﹔芭蕾舞劇《追尋香格裡拉》受邀參加丹麥奧胡斯藝術節,成為該節創辦59年來上演的唯一一部中國原創劇目。

  今年,我市將進一步聚焦“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按照“新創一批、復排一批、打磨一批、儲備一批”思路,抓好川劇《火鍋情緣》、歌劇《一路奔騰》、舞劇《超燃青春》等新時代作品創作,續寫“渝字號”文藝精品的新華章。

  “訂場館、看演出、享閱讀、賞民俗……這個平台就像一個‘文化百寶箱’,有什麼文化活動一目了然。”1月19日,陽光明媚,利用周末閑暇,家住大渡口的陳女士登錄“高品質文化生活”應用,一家人的文化需求在上面“一站式”輕鬆搞定,獲得感滿滿。

  該應用以“惠民有感”為導向,創新“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服務機制,通過“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的雙閉環體系,重塑了文化服務精准供給機制,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群眾“家門口”。

  其中,服務端依托“渝快辦”App、支付寶小程序,打造了群眾身邊的文化薈萃空間,歸集全市1.5萬余個公共文化設施、1300余萬項文化產品、3.1萬場文化活動,可“一站式”提供預約、借閱、觀演、看展、藝培、游覽、志願服務等服務,並推行線上“點單服務”,目前已累計完成“百姓點單”配送近15萬次。

  文化建設,公共服務是落腳點。“高品質文化生活”應用,只是我市按照數字重慶建設總體部署,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為公共文化服務插上“數字翅膀”的一個生動實踐。

  2024年,重慶大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加快實施公共文化新空間行動計劃,建成“四館一中心”1.2萬余個、公共文化新空間412個,在全國率先實現四級文化陣地網絡全覆蓋,全市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由760平方米增至820平方米﹔創新打造了公共閱讀新空間——巴·掌書,入選文化和旅游部最美鄉村公共文化空間8個、數量居全國第二﹔開展“閱讀之星”“紅岩少年”等品牌閱讀活動80余場次、流動文化進基層超2萬場,惠及群眾7400萬人次,全市公共文化服務綜合滿意度居全國第7位。

  風勁帆滿海天闊,俯指波濤更從容。今年,我市將進一步以增強人民群眾精神力量為重點,創新推進文化惠民服務,建設“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持續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持續辦好“閱讀之星”“紅岩少年”閱讀大賽、廣場舞展演、鄉村“村晚”等市級群眾文化活動,讓市民享受到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弦歌不輟,文脈悠長。如今,漫步在重慶的大街小巷,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空間觸手可及,文化展覽、惠民演出、文化體驗等活動遍地開花,市民游客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

  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重慶文化強市建設,正為新時代新征程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澎湃動力。(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韓毅)

“軟硬”皆施 重慶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图2)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在2025重慶兩會期間,人民網重慶頻道、“成渝發布”微信公眾號推出“人民會客廳——2025重慶兩會高端訪談”,圍繞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營商環境等話題,來看看代表委員們怎麼說?…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在2025重慶兩會到來之際,人民網重慶頻道、“成渝發布”微信公眾號推出“人民會客廳——2025重慶兩會高端訪談”,圍繞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保障、教育工作等話題,來看看代表委員們怎麼說?…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在2025重慶兩會到來之際,人民網重慶頻道、“成渝發布”微信公眾號推出“人民會客廳——2025重慶兩會高端訪談”,圍繞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保障、教育工作等話題,來看看代表委員們怎麼說?…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搜索